当前位置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总结人教版呀
更新时间:2024-03-29 00:06:53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总结

人教版呀

孙弢回答: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º/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第二单元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
最新更新
热门地理
查询网(ip1138.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查询网 ip1138.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3号-3